近年來,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積極踐行“雙碳”戰略目標,新能源發展從起步到奔跑,書寫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
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上,該公司不斷進軍新的發展領域,豐富新的發展路徑,業務范圍逐漸從光伏、陸上風電、垃圾焚燒、生物質發電、污泥干燒等傳統新能源,逐步拓展海上風電、千萬千瓦級大型風電光伏基地、百萬千瓦級大型風電光伏基地、保障性并網新能源、市場化并網新能源等更高技術領域的綜合智慧能源項目,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?! ?/p>
面對新能源業務做大做強的新目標、新任務,該公司以改革促發展,催生內生動力。公司新能源業務開展之初主要以施工為主,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業鏈下,人工成本的高投入導致效益低下。面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需求,公司依托新能源設計乙級資質,服務內容不斷向勘察設計的前端延伸,形成了從規劃、勘察、設計到采購、施工調試的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綜合服務的轉變,實現新能源業務結構跨業態發展。在此基礎上,公司關注市場需求,圍繞主投、參投、開發性建設、EPC、運營“五種模式”,補齊投資融資、產業導入等鏈條,積聚了“投建營”全產業鏈一體化管控優勢。
為了在新能源市場競爭中率先突圍,搶占“橋頭堡”,該公司從政策上果斷強力提供支持,加力引進、補充新能源設計人才,擴充新能源公司投融資、風控等專業化人員和施工大型機械,從資源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。
在淮南潘集,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電站并網發電,年發電量約1.5億度清潔電力。項目利用采煤沉陷區閑置水面建設而成,具有不占用土地資源,減少水量蒸發,漂浮體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。同時,水體對光伏組件及電纜的降溫冷卻可“明顯提高發電效率”。
在滁州來安,165臺國內自主研發的20萬千瓦超低速風力發電機組正源源不斷地為當地輸送清潔動能。作為國首座最大超低速風力發電廠,年發電量累計超過4.5億千瓦時,大大緩解了當地電網供需壓力。
過去一年里,該公司搶抓戰略機遇,以EPC、EPC+、資源+EPC等模式承攬20個光伏、風電+項目,總裝機容量達到1550兆瓦,超過160臺各類機型的風機順利吊裝,全年做到安全零事故,高質量履約得到各級政府和業主的肯定和贊揚,新能源發展迎來跨越式發展階段。(秦琳子 李楠)
網址鏈接:http://ah.news.cn/2022-04/08/c_1128543266.htm